爱知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新闻 >>爱知资讯
科技赋能未来 创新驱动成长 ——爱知中学学子亮相第39届陕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发布时间:2025-04-27 10:29:41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31

2025年4月25-26日,由省科学技术协会、省教育厅等多部门联合主办的第39届陕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在西安高新一中实验学校成功举行。我校学生的三项科技创新项目——智能药箱、智能垃圾分类系统与洛川剪纸文化研究,凭借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创新设计,从全省千余个项目中成功晋级终评。经过制作项目展版、调试作品,带着自信与期待参加了封闭问辩和公众展示活动。学生们通过项目展板制作、作品调试优化,在封闭答辩与公众展示环节中,以扎实的研究成果与自信的现场表现,诠释了新时代青少年的创新活力与社会担当。


QQ20250427-110704.png

QQ20250427-110834.png


科技扎根实践:以创新回应社会需求

本次大赛中,爱知中学学子以“解决真实问题”为出发点,通过项目研发与成果转化,培养了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

智能药箱:以创新回应社会需求

“这款药箱不仅是机器,更是老年人的健康守护者。”八年级代子墨同学在答辩中动情介绍。在研发过程中,他深入社区调研,将物联网技术与医学知识结合:通过温湿度传感器保障药品存储安全,利用语音模块实现用药提醒。在走访独居老人家庭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编程与硬件调试技能,更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应以人为本”的真谛。


2c5298e136c6443a1cd64e7e295dd89.jpg


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绿色科技的种子生根发芽

吴亦涵同学设计的智能分类垃圾桶,让评委眼前一亮。项目融合循环经济理念,采用单片机控制系统,集成语音识别、超声波传感等技术,使垃圾桶与手机微信小程序进行交,互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实现了“实验室创新”到“校园实践”的跨越。


a60bb01d5d4d8b9071c561028b3e74e.jpg


文化传承创新:让非遗在青春手中焕新

洛川剪纸项目组走出课堂,走进文化传承一线。学生们走访洛川县非遗陈列馆、民俗博物馆,向传承人李秀芹、夏金菊老师学习传统技艺,挖掘剪纸纹样中的黄河文化密码。通过数字化建模技术,创新设计出“动态剪纸光影装置”,让非遗从静态展示转向互动传播。


ca275c7719f678f475f3be3df7a2dc7.jpg


赛场赋能未来:多维能力锻造可持续发展根基

终评活动学生通过实物演示、答辩交流等形式,向评委与观众生动诠释了项目的创意理念与实践价值。不仅是一次展示,更成为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也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关注社会需求、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担当。

科研思维养成从立项答辩到数据验证,学生经历完整的科研流程,掌握了文献检索、实验设计等学术基础能力,为高中乃至大学阶段的深度学习奠定方法论基础。

跨领域协作突破智能药箱中,人工智能编程与医学兴趣相互渗透;剪纸项目组实现文化、艺术与创造性思维碰撞,这种跨界经验提升了复杂问题解决能力。

创新韧性培养:面对技术瓶颈时,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资料,与科技老师一起研究,与家长交流,实现“思维迭代”。“垃圾桶5次改进教会我:失败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吴亦涵的总结道出学子心声。这种抗挫折训练也成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的心理资本。


e56e1a47a43362c57bf75337659e667.jpg


让今天的创新成为明天的习惯

当创新成为习惯,未来便有无限可能。这场科技之旅,不仅让学子们收获知识与能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用智慧改变世界的火种。学生们通过项目式学习,将知识转化为改变社会的行动力;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中,塑造了兼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价值观。

未来,我校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培育体系”,通过“校-家-社-生”四位一体联动方式,为学生搭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优化”的终身学习舞台,让科技创新的火种照亮更多青少年的未来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