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在线 >>科技教育
国宝里的“周秦汉唐”
——————陕西省西安爱知中学第三次“科技大讲堂”
发布时间:2023-12-27 22:37:16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20

1.jpg


12月26日下午课后服务时间,我校第三次 “科技大讲堂”在逸夫科教馆顺利开讲。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国宝里的‘周秦汉唐’”,主讲人是初一年级部主任徐天宇(语文老师)。初一、初二共有300余名学生参加。

“梦开始的地方。”从一张饱含青涩活力的“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的照片,和徐老师对大学生时代偶入展馆参观,最后成为志愿者讲解员的叙述中,同学们的视线被拉回到了“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皇后之玺、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鎏金鹦鹉纹提梁银壶、黑釉油滴碗、旗鼎、青瓷提梁倒灌壶、五礼卫鼎、何家村窖藏、三彩载乐驼、鸳鸯莲瓣纹金碗、镶金兽首玛瑙杯、杜虎符等12件镇馆国宝,在徐老师手中的翻页笔下呈现在大屏幕上。无论是色彩,还是造型,它们所散发出独特的朝代魅力,仿佛把同学们带到了周秦汉唐悠久的古代文明长河中……


历史博物馆.jpg


8.jpg


接着,徐老师以历史故事叙述形式,引入1975年在宝鸡市岐山县董家村出土的宝物——西周中期的“五祀卫鼎”,并围绕其内壁所铸铭文(19行共207个字),讲述了西周中期一件土地交易事件:“西周共王五年的正月,一个叫裘卫的人想与他的邻居邦君厉交换土地,于是他把这件事报告给刑伯、伯邑父、定伯等大臣。经过询问,邦君厉表示同意并立下誓言,大臣便命令三有司(司徒、司马、司空)以及内吏实地勘察、划定地界并办理了手续。”从而使同学们了解到西周中期部分土地实际已属私有的文化制度和历史。

青瓷提梁倒灌壶,当然也是徐老师重点讲解的国宝之一。他通过局部放大图,使同学们近距离观看到倒灌壶提梁上的凤凰、盖与壶衔接处的哺乳母子狮、壶腹刻饰的缠枝牡丹,造型之精巧别致真可谓是世间独一无二。为了让同学们更好了解倒灌壶的原理,他现场做了实验:他将壶倒置,用提前准备好的水杯往底部中心的梅花形注水孔灌水,再将壶放正,倾斜水壶往外倒水,水壶中的水从壶口缓缓流出,但壶底却没有一滴水流出。同时他又播放了3分钟视频,使同学们清楚地看到壶内部的结构及连通器工作原理。这种现场实验和“图文声”并茂的可视化讲解,将国宝艺术与物理知识有效融合,使在座同学在了解历史文化的同时,还亲身体验到古代科技的高超与绝伦。

P1200821.JPG

undefined


皇后之玺、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何家村窖藏、三彩载乐驼等,在徐老师的逐一解析中,同学们既了解到其背后的历史渊源,也了解到现代出土的传奇故事,同时也知道了这些国宝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重要意义。

 此次科技大讲堂的开讲,虽然短短40分钟,却在徐老师的精准主导中,使收藏在馆宫中的静止文物,恢复了身影的灵活、生命的鲜活、历史的复活,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同学们的灵动思维和文化自信,激起了他们探索古代科技的极大兴趣和科技创新的热情。初一7班张家瑞同学在“活动反馈单”中写道:“徐老师,我对您讲的青瓷提梁倒灌壶有非常大的兴趣。今年寒假我想去博物馆更加细致地了解它,体味文物中珍藏古人的智慧。”“这次的科技大讲堂活动,让我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物,让我深刻领悟到历史的源远流长,点醒我们应走出校园,走进博物馆,了解中华历史,呵护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我从徐老师作为博物馆志愿者中感受到了历史的有趣。从青瓷提梁倒灌壶的神奇结构中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伟大,我长大后也要成为历史学家,探寻更悠久的历史文化”。张航瑞、宋欣泽、傅冠豪、王怡丹等同学都是这么说。

习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让我们以科技创新为导航,以跨学科跨视域为路径,不断挖掘教师、家长、社会,以及专家教授的优质资源,用科技大讲堂这支彩笔,共绘爱知中学科技创新教育新蓝图。


52b69d1621e4d7876e6a2821743779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