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在2025 "工会杯" 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中喜获佳绩!5月26日,由新城区总工会、新城区教育局主办的 工会杯 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交流展示活动在华山实验小学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以AI 赋能,助力教育变革为主题,全景式呈现 AI 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信息化处室主任王宝军代表学校领奖(右六)我校信息技术教师韩冰获奖(右三) 我校凭借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突出贡献,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信息技术教师韩冰在本次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优秀教师”称号。 此次活动邀请教育信息化领域知名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白浩作《DeepSeek给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专题报告。 活动现场,来自各学校的教师们展示了精彩纷呈的信息化教学成果,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高效互动,让广大师生直观感受到数字化与人工智能为教育带来的澎湃动能。 此次获奖是对我校教师教学水平与创新能力的高度认可,也是学校持续推进教学创新、深化教学创新实践的重要成果。我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着力打造更多兼具创新性与实效性的智慧课堂,培养适应未来的高素质人才。
-
我校篮球队在新城区中小学篮球比赛中勇夺双冠!西安市新城区2024-2025学年中小学篮球比赛圆满落幕,我校男子篮球队和女子篮球队凭借稳定的发挥,共同夺得初中组第一名,首次实现校史“双冠”突破!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吴鹏老师获“优秀教练员”称号。 整场比赛中,我校男篮球队和女子篮球队充分彰显出成熟完备的团队篮球体系优势。队员们在赛场上积极奔走、灵动跑位,以高度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紧密无间的配合默契,全方位展现出卓越的竞技水准与昂扬向上的体育精神风貌。 此次“双冠”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高度重视,教练团队的精心付出,以及家长们的鼎力支持。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五育并举”,让学生们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
“乒”尽全力 勇夺佳绩——我校乒乓小将在2025年陕西省第四届“乒协杯”青少年儿童乒乓球联赛中再创佳绩!近日,陕西省第四届“乒协杯”青少年儿童乒乓球联赛在泾河新城体育中心成功举办,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我校乒乓球队在指导教师周聪的带领下,勇夺佳绩! 初二年级乒乓小将王艾琳获得U14岁组女子单打第一名,陈嘉睿获得U14岁组男子单打第一名! 在决赛的赛场上,陈嘉睿同学在大比分 0 比 2,小比分4 比10 落后对手的情况下,与金牌擦肩而过仅一步之遥。在千钧一发之际,他心中依旧坚持着“球不落地,永不放弃”的坚韧拼搏精神,沉着应战,一分一分地将比分咬了回来。最终,以 3 比 2 的比分完成了绝地翻盘! 他的同班同学在现场目睹了这一奇迹,真切地感受到了竞技体育震撼人心的魅力。 成绩凝聚汗水,荣誉积蓄力量。此次佳绩的取得,是我校坚定不移推行“五育并举”育人理念,深耕素质教育所结出的丰硕成果。未来,学校乒乓球队必将以理想为指引,以毅力作风帆,在竞技的海洋中乘奋勇向前,续写更多辉煌篇章!
-
我校学子在2025年陕西省学生跆拳道锦标赛中喜获佳绩!4月26至27日,2025年陕西省学生跆拳道锦标赛在西安文理学院(高新校区)隆重举行。 此次比赛,我校代表队由初一年级5名同学和初二年级4名同学组成,他们经社团和年级部层层选拔推荐,最终站上省级竞技舞台,并凭借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出色的表现,共斩获3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的优异成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杨帆老师被陕西省学生体育协会选调为本次比赛仲裁委员,这充分体现了我校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 这份荣誉的背后,离不开学校的全力支持、教练员的辛勤付出以及队员们的刻苦训练。教练员杨勇、贺龙老师全程带队,从战术指导到心理激励,为队员们保驾护航;学校在训练场地、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为师生解决了后顾之忧。 热血拼搏展锋芒,荣耀时刻共见证!赛场上,运动健儿们以无畏之姿破风前行,用力量诠释热爱,用汗水浇灌梦想!每一枚奖牌都闪耀着青春的光芒,每一份荣誉都凝聚着团队的力量! 在未来,我们也期待每一位爱知学子都能在追梦路上披荆斩棘,续写更多精彩!
-
我校田径队在西安市第十七届运动会及二零二五年新城区区运会中喜获佳绩!近日,西安市第十七届运动会(青少年组)田径比赛在西安市体育训练中心圆满落幕,由我校孙凡杰老师带领的五名田径队队员(初三一名,初二一名,初一三名)代表新城区出战,队员们围绕多个项目展开激烈角逐,最终在为期四天的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汪梓悦,首次参赛便在女子四乘一百米接力比赛中跑出了第四名的佳绩并获得特长生资格; 董郑录,在男子四乘四百米比赛中争得第六名并取得特长生资格; 李嘉浩,在男子跳高比赛中以一米七零的高度夺得第七名并获得西安市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员称号。 在二零二五年新城区区运会中,我校田径队自上而下师生同心,又派出七名队员(初一四名,初二两名,初三一名)参赛,队员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完成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此番荣光,既映照出爱知学子勇立潮头竞风流的锐意锋芒,更镌刻下我校五育交融育英才的育人丰碑。 未来,陕西省西安爱知中学将继续高擎体育精神之炬,以星火燎原之势,照亮莘莘学子德润其魂、智启其慧、体健其魄、美塑其心、劳筑其基的成长通途!
-
精研细琢备大赛——我校成果举办“首届科普讲解大赛”专项指导活动继4月10日成功举办首届科普讲解大赛后,为进一步提升参赛作品质量,选拔优秀视频角逐新城区乃至市省科协讲解大赛,我校于4月28日下午在二楼报告厅开展专项指导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大赛评委之一徐天宇老师、资深科普教育李敏老师,为28位获奖选手带来兼具专业性与实操性的科普讲解提升课程。 活动现场,徐天宇老师从评委视角切入,对决赛选手的表现进行深度复盘。他以选手们在古代黑科技、人工智能等主题讲解中的实际案例为样本,逐一剖析语言节奏把控、舞台表现力等细节问题。针对部分学生讲解时过于依赖PPT、与观众互动不足的情况,徐老师现场示范如何通过眼神交流、手势辅助增强感染力,并强调“科普讲解既要传递知识,更要激发共鸣”。在点评初一19班学生《探秘手术机器人:医疗科技的未来》讲解时,徐老师既肯定了其选题的新颖,还就其PPT在逻辑性、结构化方面进行了评价,建议她在科学原理阐述上增加更多生活化比喻,让内容更通俗易懂,同时还要挺胸,给公众以代入感。 随后,李敏老师围绕“讲稿优化” “PPT 设计”“视频录制”三大核心模块展开指导。在讲稿打磨环节,她通过对比优秀科普案例,总结出“悬念引入—原理拆解—价值升华”的三段式结构,并结合选手作品,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将复杂的科学理论转化为故事化表达。“就像讲述智能垃圾桶研发,不妨从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切入,再层层深入讲解其原理及创新点。”李老师强调。在PPT制作指导中,她以色彩搭配、构图设计为基础,详细讲解了动态图表运用、逻辑层次架构等技巧,还特别提醒学生避免文字堆砌,用可视化元素辅助讲解。 本次指导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剖析+现场答疑”的形式,选手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即时发表修改讲稿、调整展示方式的设想和建议。初二(13)班的张同学感慨:“原本我总担心讲不清楚专业术语,听了老师的建议,尝试用模型进行展示,效果立竿见影!”活动结束后,学校将组织选手进行再次打磨,预计下下周完成区市级参赛视频的录制与报送。作为“爱智畅‘享’ 点亮未来”系列活动的延伸,此次专项指导不仅是对首届科普讲解大赛成果的深化,更为学生搭建了持续成长的阶梯。未来我们将常态化开展科普能力提升培训,推动科学教育从赛事展示向素养培育的深度转型,助力更多学子在科学传播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
科技赋能未来 创新驱动成长 ——爱知中学学子亮相第39届陕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025年4月25-26日,由省科学技术协会、省教育厅等多部门联合主办的第39届陕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在西安高新一中实验学校成功举行。我校学生的三项科技创新项目——智能药箱、智能垃圾分类系统与洛川剪纸文化研究,凭借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创新设计,从全省千余个项目中成功晋级终评。经过制作项目展版、调试作品,带着自信与期待参加了封闭问辩和公众展示活动。学生们通过项目展板制作、作品调试优化,在封闭答辩与公众展示环节中,以扎实的研究成果与自信的现场表现,诠释了新时代青少年的创新活力与社会担当。科技扎根实践:以创新回应社会需求本次大赛中,爱知中学学子以“解决真实问题”为出发点,通过项目研发与成果转化,培养了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智能药箱:以创新回应社会需求“这款药箱不仅是机器,更是老年人的健康守护者。”八年级代子墨同学在答辩中动情介绍。在研发过程中,他深入社区调研,将物联网技术与医学知识结合:通过温湿度传感器保障药品存储安全,利用语音模块实现用药提醒。在走访独居老人家庭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编程与硬件调试技能,更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应以人为本”的真谛。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绿色科技的种子生根发芽吴亦涵同学设计的智能分类垃圾桶,让评委眼前一亮。项目融合循环经济理念,采用单片机控制系统,集成语音识别、超声波传感等技术,使垃圾桶与手机微信小程序进行交,互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实现了“实验室创新”到“校园实践”的跨越。文化传承创新:让非遗在青春手中焕新洛川剪纸项目组走出课堂,走进文化传承一线。学生们走访洛川县非遗陈列馆、民俗博物馆,向传承人李秀芹、夏金菊老师学习传统技艺,挖掘剪纸纹样中的黄河文化密码。通过数字化建模技术,创新设计出“动态剪纸光影装置”,让非遗从静态展示转向互动传播。赛场赋能未来:多维能力锻造可持续发展根基终评活动学生通过实物演示、答辩交流等形式,向评委与观众生动诠释了项目的创意理念与实践价值。不仅是一次展示,更成为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也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关注社会需求、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担当。科研思维养成:从立项答辩到数据验证,学生经历完整的科研流程,掌握了文献检索、实验设计等学术基础能力,为高中乃至大学阶段的深度学习奠定方法论基础。跨领域协作突破:智能药箱中,人工智能编程与医学兴趣相互渗透;剪纸项目组实现文化、艺术与创造性思维碰撞,这种跨界经验提升了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创新韧性培养:面对技术瓶颈时,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资料,与科技老师一起研究,与家长交流,实现“思维迭代”。“垃圾桶5次改进教会我:失败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吴亦涵的总结道出学子心声。这种抗挫折训练也成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的心理资本。让今天的创新成为明天的习惯当创新成为习惯,未来便有无限可能。这场科技之旅,不仅让学子们收获知识与能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用智慧改变世界的火种。学生们通过项目式学习,将知识转化为改变社会的行动力;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中,塑造了兼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价值观。未来,我校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培育体系”,通过“校-家-社-生”四位一体联动方式,为学生搭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优化”的终身学习舞台,让科技创新的火种照亮更多青少年的未来持续发展之路。
-
春半踏青纸鸢鸣,清明寄思文化传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时节,草长莺飞、气清景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为弘扬传统文化,了解清明节日习俗,在清明节来临之际,陕西省西安爱知中学初一年级开展了“春半踏青纸鸢鸣,清明寄思文化传”主题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感怀清明。知清明文化·激发爱国情扫描全能王 2025-04-09 11.05_1.jpg 扫描全能王 2025-04-09 11.05_4.jpg 扫描全能王 2025-04-09 11.05_3.jpg 扫描全能王 2025-04-09 11.05_2.jpg 扫描全能王 2025-04-09 11.05_14.jpg 手抄报的内容,如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展现着清明节的多元风貌。有的追溯清明的起源,用文字勾勒出那遥远的历史轮廓,感受古人的情怀;有的描绘清明的习俗,扫墓祭祖的庄重、踏青游玩的欢愉、插柳戴柳的诗意,都跃然纸上,生动传神;还有的赏析清明的诗词,通过诗词的韵味和意境,传达出对清明节的独特感悟。一幅幅作品构思独特,富有诗意,或清新优雅,或寓意深远,诗与画融为一体,真实地反映出同学们对传统文化节日的热爱。 扫描全能王 2025-04-09 11.05_13.jpg 扫描全能王 2025-04-09 11.05_11.jpg 扫描全能王 2025-04-09 11.05_10.jpg 寻春天气息·过绿色清明图片6.png 图片5.png 图片3.png 图片2.png 这个清明,同学们以镜头为笔,绘就春日诗篇。每一帧画面都跃动着青春的鲜活气息——粉樱与鸢尾在光影中私语,风筝载着柳枝轻拂云端,青团氤氲的雾气里藏着同窗的笑靥。这些作品将2025年的春天永远封存在记忆博物馆。图片1.png 图片4.png 做清明手工·品传统文化 心灵手巧的同学们还制作了小巧精致的清明贺卡和书签,用指尖的温度编织传统文化记忆,将诗词、春意与祝福融入一方小小的挂饰,寄托情思。每一件挂件都是文化传承与青春表达的交融,绽放出传统手艺在新时代的鲜活生命力。扫描全能王 2025-04-09 11.05_36.jpg 扫描全能王 2025-04-09 11.05_35.jpg 扫描全能王 2025-04-09 11.05_30.jpg 扫描全能王 2025-04-09 11.05_33.jpg 清明,是慎终追远的沉思,亦是向阳而生的启程。在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在传统节日里,爱知学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心灵得到文化的滋养和熏陶,汲取文化营养,树立文化自信,向着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自信出发!
-
爱智畅“享” 点亮未来——系列活动之四:“科学家精神进校园”主题活动暨陕西省西安爱知中学首届科普讲解大赛成功举办爱智畅“享” 点亮未来——陕西省西安爱知中学“3C”校园科技节系列活动之四:“科学家精神进校园”主题活动暨陕西省西安爱知中学首届科普讲解大赛于4月10日在爱知中学逸夫科技馆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陕西省西安爱知中学主办,陕西科技报社协办,旨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升科学素养和传播能力。 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主题活动中,省科协向爱知中学赠送《“陕”耀光芒在陕两院院士风华录》图书,并授牌建立“陕西科技小记者校园记者站”。6名优秀教师被聘为科技辅导员,10名优秀学生成为首批校园记者站通讯员,获得通讯员证。 科技小记者校园记者站是由陕西科技报社在中小学校建立的校园终端科普站点,具有科普、宣传、教育的职能。校园记者站通过建立校园通讯组织、发表优秀科普文章、组织科学家进校园知识讲座、组织科普研学等形式,将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引入校园,并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展示平台,以促进校内与校外教育资源整合,丰富青少年科学教育种类。在随后举行的科普讲解大赛中,13名选手参与角逐,围绕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科技领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为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艺术与科学、趣味与创意相结合的科普盛宴。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实现了爱知中学科技育人的多维突破:通过《陕耀光芒——在陕两院院士风华录》图书赠阅活动构筑精神坐标,陕西科技小记者校园记者站的设立打造实践平台,科普讲解大赛风采展示环节搭建成长舞台——三位一体构建起“科学家精神浸润·科学素养培育·创新能力养成”的全链条育人新范式。 这种校媒协同的创新实践具有双重示范价值:其一,资源整合维度,有机融合院士精神引领(图书赠阅)、媒体实践赋能(记者站)、竞赛展示激励(讲解大赛)三类优质资源;其二,培养路径维度,形成精神感召-选题采编-表达输出的完整能力锻造闭环。 作为新时代科学教育的生动样本,此次校内科普讲解大赛,全校报名人数达到69人,收到初评科普讲解视频65份,经专家组评审,选出前30名进行复赛留下20名,在不断打磨讲稿、修改PPT、选手裸讲的基础上,最终有13位选手晋级参加了校内首届科普讲解大赛的现场决赛,他们在舞台上的优秀表现,不仅为学校科普讲解大赛开了个好头,也充分展示了爱知学子“双优双能”的综合素质。同时,为陕西科教强省建设储备了创新型后备人才队伍,更推动爱知中学的科学教育实现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的战略转型。 科技节期间,收到了不少学生的“3C”校园科技节会徽创意设计作品,为了鼓励学生热爱科学、走近科学,进而创新创造,学校从多维度对会徽设计作品进行了评价,从不同视角设置了奖项,如:匠心独运奖、最佳构图奖、最美色彩奖、妙笔生花奖、独树一帜奖等。这种将艺术与科学创新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既彰显了STEAM教育的融合价值,也为更多学生搭建了展示创造力的舞台。
-
爱心义诊进校园 科普讲座护健康——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走进我校为关爱师生健康,提升健康意识,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专家团队走进我校,开展口腔义诊及知识讲座活动,指导我校师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口腔意识,增强口腔保健知识储备,提升个人口腔健康水平。口腔义诊 专家团队的医生们为学校教职工进行了专业的口腔健康检测,对日常口腔保健和口腔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了专业指导。 在配备专业设备的诊疗车上,医生们为有治疗需求的教职工提供了口腔健康医疗服务。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政委牛文光、政治工作处主任齐伟代表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向学校赠送口腔保健药品。健康讲座 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预防科主治医师王毅萱为同学们带来了《健康的口腔 灿烂的微笑》主题讲座。 王医生以专业且生动的讲解方式,从牙齿的外形与构造、牙齿的功能、常见的牙齿疾病以及口腔保健这几个关键方面,为学生们进行了一场全面且细致的口腔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在口腔保健环节,她向同学们传授了一系列实用的口腔保健知识和技巧,包括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期口腔检查的重要性等。 整场口腔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口腔健康知识,还增强了保护牙齿的意识。 此次爱心义诊宣教活动让优质医疗资源走进校园、让医疗科普走进师生中间,不仅增进了广大师生对自身口腔健康的关注,也为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
深化国际交流 共谱友谊新篇——新西兰友好中小学校来访我校开展教育文化交流活动新西兰友好学校来访 作为陕西省国际理解教育试点学校,爱知中学一直将国际理解作为学校对外交流的重要工作积极推进。 自2023年9月,我校与新西兰卡皮蒂中学(Kapiti College)结为友好学校后,两校相继开展五次师生交流活动。近日,新西兰卡皮蒂中学及小学Kenakena School代表团一行四人再次到访我校,与学校师生进行亲切的交流与互动。 我校党委书记樊世杰、副校长葛全德、副校长黎建军等代表接待了新西兰中小学到访团。双方就两校友好学校的合作与交流展开进一步地探讨。 樊世杰表示,近两年来,爱知中学通过与卡皮蒂中学的互访与交流,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交流活动为两校带来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启示与思考,有力地促进了两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卡皮蒂中学国际市场总监Paul Western对前期两校开展的'踏上汉语桥,重访艾黎路研学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双方多次的研学交流增进了两国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了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他也对爱知中学的组织安排、课程设计等方面表示了充分肯定,认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两校对研学教育的重视和用心。 卡皮蒂中学10年级主任Fiona Wilkin也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能深入挖掘切实有效的合作途径,进一步增进双方师生间的友谊。 此次来访的还有新西兰Kenakena学校校长Bruce McDonald以及两校的国际事务顾问李长学。 在学校西北楼,来访团对学校为学生开设的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表示高度赞赏。他们认真聆听了随行教师关于社团特色与成果的介绍,不时点头称赞,对学校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 随后,一行人移步至学校新建设的智慧体育操场,这片现代化的运动场地集科技感与实用性于一身,实时数据监测系统以及互动式运动体验区让来访团成员们纷纷驻足体验。文化互动与交流 我校八年级30名学生代表及5名教师代表共同参与了中新双方的文化互动与交流课堂。 卡皮蒂中学教师 Paul Western和Fiona Wilkin以新西兰文化为主题,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Paul Western 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视频展示,向大家介绍了新西兰独特的自然风光,讲述了毛利人的传统习俗,包括毛利战舞那充满力量与激情的表演形式,以及毛利人独特的语言、艺术和手工艺品制作。 Fiona Wilkin 老师从新西兰的教育体系、日常生活以及美食文化等方面展开介绍。她分享了新西兰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包括各种户外探险活动、体育赛事以及创意课程。 此次与新西兰中小学代表团的交流活动为两校进一步丰富合作形式,共同推动两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未来,两校有望在学生交换、教师互访、联合科研等方面开展更多实质性的合作项目,让两校师生在更广泛的领域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
蛇年读经典,书香伴寒假 —2017届语文寒假实践作业展“蛇年书香满寒假,经典阅读伴成长”,《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初一年级语文组给学生布置了“走进《西游记》,感悟经典魅力”的综合实践活动。寒假期间,同学们与《西游记》结伴而行,踏上了一段充满奇幻与智慧的阅读之旅。通过阅读这部古典名著,大家不仅领略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辛与勇气,更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阅读中,同学们不仅深刻理解了故事情节,还能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思考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以及故事背后的深层寓意,展现了他们的独立思考与创造力。 他们的阅读任务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的同学以人物分析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孙悟空、唐僧等角色的性格特点;还有的同学结合现实生活,写下了自己对“取经精神”的感悟,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思考与担当。我们在欣赏这些精彩作品的同时,也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力量与成长!“走进名著世界,感悟文字力量”,在自选阅读书目中,同学们更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启了花式阅读,激发了对文学的热爱,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无论是关于古代名士的智慧之书《世说新语选译》,还是讲述革命年代的激情《林海雪原》《青春之歌》,抑或是蕴含哲思现代散文《汪曾祺散文》《我与地坛》等,同学们都能够沉浸式阅读,在阅读中收获了知识与感悟,展现了青春的思考与成长。4.jpg 2.jpg 7.jpg 同学们的阅读报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展现了他们对经典名著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有的同学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林海雪原》中革命英雄的坚韧与无畏;有的同学则以《我与地坛》为切入点,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还有的同学结合《汪曾祺散文》中的生活美学,写下了自己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与思考。每一份报告都体现了同学们对文字的敬畏与对经典的致 12.jpg 25.jpg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旅行,而经典则是照亮前路的明灯。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继续保持对阅读的热爱,让书香伴随成长,让文字滋养心灵!
-
My Vacation, My Voice—2027届英语寒假实践作业展这个寒假,初一的同学们化身英语小达人,用画笔与文字探索语言的魅力! 第一部分:Celebrating Chinese Traditions用英语介绍春节或元宵节 该活动将英语学习与传统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要求学生在理解春节、元宵节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运用英语语言技能进行创意表达,既为孩子们搭建了用英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平台,又通过图文并茂的手抄报设计来培养创新思维。 The Spring Festival 以春节为主题,学生们详细介绍了春节的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内容丰富,语言准确。手抄报设计精美,色彩搭配和谐,插画生动形象,展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春节 (4).jpg 春节 (1).jpg 春节 (5).jpg 春节 (3).jpg 学生们积极参与,用心创作,用英语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The LanternFestival 以元宵节为主题,介绍了元宵节的起源、习俗以及特色美食——元宵,画面充满了传统韵味。学生们英语表达流畅,语法正确,逻辑清晰,表现了他们扎实的英语基础和良好的思维能力,展现了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元宵 (1).jpg 此实践活动实现了三重教育价值:一、深化学生对传统节俗的文化认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二、创设真实的语言应用场景,通过节日主题的英文写作、图文编排等综合实践,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三、激发艺术创造力,鼓励学生通过版面设计、插画创作等个性化表达方式,展现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理解。这种寓教于乐的作业形式,实现了知识习得、能力培养与文化传承的多元目标。第二部分:“七大生活化主题”的项目活动以课本单元项目活动为基点,融合语言实践与跨学科探索,通过七大生活化主题的立体建构,引导学生将英语学习嵌入真实生活情境,在图文创作中实现了1.语言能力进阶:通过主题调研、资料筛选到双语呈现的全流程,锤炼信息处理与精准表达能力;2.思维品质锻造:在版面设计逻辑、图文关联构思中培养系统性思维与创新意识;3.文化意识浸润,培育跨文化理解力。(1)完美个人简历 (2)美满家庭第二单元 (6).jpg (3)畅游理想校园第三单元 (1).jpg 第三单元 (2).jpg (4) 丰富的课程表第四单元 (1).jpg 第四单元 (2).jpg 第四单元 (3).jpg (5)多彩社团第五单元 (1).jpg 第五单元 (3).jpg 第五单元 (2).jpg (6)充实的生活第六单元 (2).jpg 第六单元 (3).jpg 第六单元 (1).jpg (7)难忘的生日第七单元 (3).jpg 第七单元 (1) - 副本.jpg 第七单元 (3) - 副本.jpg 以趣味实践代替传统作业,保持英语学习连贯性。学生的参与实现了寒假学习的多维延伸。每一份作品都是思维的火花,都成为记录成长的文化载体。期待新学期,见证更多英语学习的精彩篇章!
-
历史探索文化之旅——2027届历史实践作业展对于初一的小伙伴们来说,寒假不仅仅是休息和玩乐的时机,更是一次探索历史、感受文化的绝佳机会。今天,我们就一起踏上这场精彩纷呈的历史小报之旅,去了解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感受春节的热闹与温馨,还有博物馆里那些令人惊叹的宝藏。快来和我们一起,开启这段充满知识与乐趣的旅程吧!第一站:民俗文化的魅力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其民俗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绚烂多彩。在这个寒假,让我们一同走进那些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俗,感受它们背后的深厚底蕴。你是否听说过傣族的泼水节?在那个特别的日子里,人们互相泼水以示祝福,祈求洗去一年的不顺,带来全新的开始。那欢乐的氛围、那纯真的笑容,无不让人感受到傣族人民的热情与友善。又或者,你是否对苗族的银饰情有独钟?那些精美的银饰,不仅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他们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每一件银饰都讲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传递着苗族人民的信仰与追求。 第二站:春节的热闹与温馨说到寒假,怎能不提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春节,是团圆的象征,是希望的开始。在这个节日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春联、挂灯笼,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着丰盛的年夜饭,聊着家常,诉说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零点的钟声敲响时,烟花绽放,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每个人的心房。那一刻,我们仿佛能感受到时间的流转,感受到岁月的温情。 第三站:博物馆的宝藏之旅寒假期间,博物馆成了我们探索历史的最佳去处。走进博物馆,就像打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在博物馆里,你可能会看到古老的陶器,它们记录了先民们的智慧与技艺;你可能会看到珍贵的书画,它们展现了古代艺术家的才华与风韵;你还可能会看到那些曾经只存在于史书中的文物,它们让你对历史的了解更加立体、更加生动。参观博物馆,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更加敬畏那些为我们创造历史的先辈们。这个寒假,让我们通过这份历史小报,一起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春节的热闹与温馨以及博物馆的宝藏之旅。希望这次旅程能够激发你们对历史的兴趣与热爱,让你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关注我们的文化根脉,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
动手实践“感受微生物的神奇魅力”—2027届生物寒假实践这个寒假,我们七年级的同学们化身“微生物发酵大师”,亲手制作了各式各样的发酵食品——蒸馒头、做包子、酿米酒、制酸奶、做泡菜,不仅收获了美味,更在实践中学习了发酵的科学原理! 通过观察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同学们见证了面团如何膨胀、酸奶如何变酸、米酒如何散发酒香、泡菜如何变酸辣爽口,每一份作品都凝聚了大家孩子们的智慧与创意,展现了微生物学的奇妙之处。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同学们的精彩成果吧! 1.蒸馒头,做包子,做面包等:松软可口,面团发酵的完美体现! 35adbdc913667206c834cc8daa5123f.jpg 3a5b30ad635792603e146699129ce79.jpg 2.制酸奶:酸甜适中,乳酸菌的奇妙作用!NR8AVjViQ2dBeE1ETXdOelF5TXpVd2NBaTBaNzB1KmpRIQUAcXVuZ3o!.jpg NR8AVjViQ2dBeE1ETXdOelF5TXpVd01BT3ZaejZVbVRNIQUAcXVuZ3o!.jpg 3.酿米酒:酒香四溢,传统工艺的现代诠释! NR8AVjViQ2dBeE1ETXdOelF5TXpVdzJnV3ZaNWpmanlBIQUAcXVuZ3o!.jpg 4.做泡菜:酸爽可口,乳酸菌发酵成就了它! NR8AVjViQ2dBeE1ETXdOelF5TXpVdzVBYXdaMEFRMHhVIQUAcXVuZ3o!.jpg NR8AVjViQ2dBeE1ETXdOelF5TXpVd05BZTBaM01iUnlJIQUAcXVuZ3o!.jpg 这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在“做中学”,更让大家感受到生物科学的趣味性与实用性。期待未来更多有趣的实践作业,让我们一起探索生物科学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