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知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新闻 >>爱知资讯
STEAM社团展示课后记:科学之光,创意之翼
发布时间:2025-06-19 16:40:35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7

1.png

2.png

本学期STEAM社团以“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为核心理念,围绕科普讲解大赛、科学展示展演及科学影像节三大主题,开展了一场融合创新与实践的探索之旅。6月12日下午的最后一节社团课,学生以“水往‘高’处流”“探究液体压强和虹吸效应实验”“生命之谜 母爱之光”等项目为载体,通过知识回顾、作品赏析、自评互评、结业颁奖四个环节,全面呈现了跨学科融合的创新成果,以及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真实成长和生命舒展。

一、科普讲解大赛回顾与获奖分享

1.师生回顾

通过PPT与同学们回顾了我们学生参加科普讲解大赛的场景,旨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与科学思维、科学素养与公众沟通能力。

开学两个月来,校内老师和校外专家齐上阵,先后邀请了西安交通大学冯洋、陕西省科技报社总监李晓东、西安市植物园科普宣教中心博士丁芳兵、西安科学分院博士李勃等,为参赛报名学生做了数场专业培训。通过初赛—复赛—抽签—现场决赛打分等,成功举办了校园首届科普讲解大赛,13位选手亮相舞台,取得优异成绩。在科技节闭幕式上为前30名学生颁了奖,并邀请省电视台为19位同学参赛学生录制了讲解视频,于5月中旬上报参加新城区第四届科普讲解大赛。

2. 获奖分享

组织社团学生一起观看了获一等奖的代子墨同学4分钟科普讲解视频《“水往‘高’处流”》。接下来,代子墨同学现场说法分享了自己的参赛感悟:科普讲解大赛一路走来,既拓展科学视野,又提升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自己的自信心也提升了。他以清晰的思路、丰富的表达、干炼的语言,将科技与艺术相融合,是非常优秀的借鉴范例。

14.png

二、科学展示展演活动回顾与学生分享

科学展示展演活动以“动手实践+创新设计”为主题,学生通过实物模型、实验演示或技术操作,呈现项目设计、实验创新和发现。例如:粗提香蕉中的DN、二分二至日正午物体影长测量和太阳高度角计算,利用大气压强自制饮水机等,张宇诺、董彦瑞两个小组同学结合自己参加科学展示展演申报项目,现场进行了实验制作和经验分享,他们的共性是强调“科学问题→技术方案→工程实现”的递进逻辑以及不同处理方案的效率差异。

QQ20250617-162525.png

undefined

c21f915a136f9a3f7ff3cb827f904d8.jpg

图片1.png

三、科学影像节活动回顾与学生展示

科学影像节以“科学+艺术”结合为目标,学生通过短片制作、动画演示或实验记录,将科学实验转化为动态影像。通过对所上四节课知识回顾,使同学更加清晰的知道科学影像节活动是鼓励青少年通过短视频、动画等手段参与科普创作,以提升科学与艺术融合的能力。

学生代表吴亦涵、杜雨珊两位同学,结合她们的项目——《生命之谜 母爱之光——科学与亲情交织的成长故事》,向同学们分享了她们对科学影像节的认识、选题的思考、动画场景的艺术呈现、制作路径及技巧等,使同学们对科学影像节活动有了更直更深刻的认识

8.png

QQ20250617-164700.jpg

四、技术赋能的自评互评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在展示课的最后阶段,利用DeepSeeK生成的随机点名器倒计时器,创新性地设计了学生自评互评环节,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与互动性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科学性、挑战性。

1.技术工具应用

随机点名器:通过DeepSeeK的AI算法,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发言,确保每位学生有平等的机会参与讨论。例如,在“优秀小组和优秀学员”评选中,系统随机抽取3名学生进行“1分钟即兴点评”,避免传统自评中“轮流发言”的形式化问题。

倒计时器:在互评环节中,设置2分钟限时反馈”机制,倒计时提醒学生聚焦核心问题(如“创新性”“科学性”),避免冗长讨论。


undefined

111.jpg

222.jpg

2. 教学效果

趣味性提升:随机点名打破传统“固定发言顺序”,激发学生对“被提问”的紧张感与专注力,同时减少“搭便车”现象。

参与度增强:倒计时器通过时间压力,促使学生快速组织语言,提升表达效率;同时,互评环节的“即时反馈”机制(如PPT实时弹幕互动)增强了互动感,也培养批判性思维。

3. 学生反馈

一位学生表示:“随机点名让我意识到‘被提问’是展示课的常态,这让我更认真准备了发言内容。”

教师点评:该环节通过技术工具的创新应用,将“自评互评”从“形式任务”转化为“深度学习”,有效促进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反思”。

4.结业颁奖

在颁奖环节,评选了优秀小组长和小组优秀组员共16位,在热烈的颁奖音乐背景渲染下,分别给优秀学生颁发了荣誉证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本学期STEAM社团的探索,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科学的魅力,更在合作中培养了终身受益的能力。正如代子墨在分享中所说:“STEAM教会我们如何用好奇解决问题,用创意改变世界。”愿这份热情与能力,成为他们未来探索的起点。各小组在感悟中也写到:“这个STEAM太好了,老师有实力,学生有兴趣,我们都很喜欢这种小组合作的项目式学习方式。!”“参加这个社团后,我们的自信心都有提升,勇于参加比赛,在比赛中收获很大。”

QQ20250617-170007.jpg 

2222.jpg

小技巧:

DeepSeeK生成随机点名器(重点是学生姓名的保存)、课堂倒计时器、PPT弹幕的制作等,有效提升了学生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学无止境,希望在不断地探索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和老师的“教”“学”能力。

11.png 

展示环节采用“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学校专家组考核”多元评价机制,学生在陈述选题思路、技术实现与团队协作时,通过互动提问与深度反馈,不断优化项目逻辑与表达。同时,授课老师通过DeepSeeK技术工具(如随机点名器与倒计时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推动课堂从“知识传递”向“能力培养”转型。最终,16个奖项的颁发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STEAM教育理念的生动诠释——用好奇解决问题,用创意改变世界。